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联盟业务 > 零碳社区

零碳社区 “碳”见未来

发布时间:2024-02-17|栏目:零碳社区|浏览次数:23

640.jpg

零碳社区

“碳”见未来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

零碳社区建设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

01

什么是零碳社区

《零碳社区建设与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在社区内发展绿色建筑,创新低碳技术,倡导绿色生活.构建高效、节能、循环利用的体系,通过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在社区的建造、改造、运营的各个阶段实现区域内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的社区就是零碳社区。

02

建设零碳社区的路径是什么

为帮助城市社区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指南》从三个方面为零碳社区的建设做了路径指引。

01

激活零碳细胞

社区要引导居民重新定义人与碳的关系,提升居民对零碳生活的接受度,进而选择零碳生活方式。

社区建立可建京依托大数据等技术支撑对居民的碳使用情况进行管理

可将碳数据可视化结合相关奖励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碳活动,形成低碳生产生活的模式和行为习惯

还需考虑到不同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对低碳技术、产品的接受程度

02

改造零碳单元

零碳单元是零碳细胞的组成部分,是零碳细胞与社区工作生活场景的融合通道。通过对社区进行碳排放调查,识别该社区重要零碳单元。

观察社区碳源分布、实时监测碳排放量,分析形成不同零碳单元的碳排放清单提升碳大数据的管控能力

针对不同零碳单元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减碳路径和方法,然后制定实施有效的碳中和方案,最大化减少社区自身的碳排放

同时,改造零碳单元还应综合考虑社区气候特征、产业发展阶段和使用者的需求

03

构建零碳场景

零碳场景是不同零碳细胞、零碳单元的集合,对内是社区自身的零碳化,对外是社区与外部资源环境的有机融合,和谐共生。

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结合零碳社区建设,对社区的能源生态、产业、公共设施、公众生活、文化传承等制定综合解决方案

统筹考虑社区与外部的能源、碳排放流动和管理

根据不同场景,对碳减排目标和进展进行定期跟踪、监测、调整和优化,在精确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碳减排目标和措施

03

建设零碳社区的领域及要求是什么

640.png

在建筑方面

提升建筑能效,推广星级绿色建筑,开发/使用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和产品,绿色宜居设计。提出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智慧建筑、健康建筑融合发展,全面推动区域建筑领域碳排放减源。

在交通方面

使用可持续的交通工具,绿色低碳出行,建设慢行系统。完善综合运输服务网络、实施差别化交通需求管理、培育绿色出行文化、加强绿色出行保障等,有助于创造高品质生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水资源方面

可进行家庭节水,中水/污水再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在生活中,水资源必不可少,社区里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循环利用、给水龙头和花洒装个节水阀、等,呼吁居民从细节和日常小事开始落实践行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责任。

在废弃物方面

可进行资源回收,垃圾处理。从智慧家电、家庭智慧能源管理角度建立家庭碳资产管理能力,形成家庭减碳和低碳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在公共空间方面

可进行绿化减碳、流动人员减碳。进一步落实电力增容、建设充电桩、更换节能设备、淘汰燃气开水锅炉、深化绿色办公等创建措施。

在居民生活方面

可推广零碳生活,形成零碳文化,发展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如:向社区居民介绍低碳产品,倡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引导居民改变饮食结构,提入更多植物性食物,并响应“光盘行动”。

在碳抵消方面

可增加社区碳汇,进行碳补偿。种草种花种树,社区中的植被有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特点,不仅可以进行碳抵消,还有利于清新空气,美化环境。

在智慧运营方面

建设智慧化系统,识别、核算、监测、可视化社区内碳排放和流动情况,以对社区减碳进行智慧管控。

在社区治理方面

可进行社区碳管理,开展合作、交流与评估,发展零碳经济。可通过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绿色出行等设施联动,形成家庭与社区的零碳互动;通过碳商城、碳积分等的互动,促进家庭成员长期参与零碳的意愿和路径,从而在整体上达到零碳家庭效果。

零碳社区是建筑行业碳减排的有力支撑。作为城市的“细胞单元”,社区既是人们工作、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践行碳中和理念的重要空间载体。零碳社区的建设实施,对于控制城市建筑碳排放,实现“3060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版权所有:北京智慧社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电话:19313768829 邮箱:tianjiwei@scit.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住建部南配楼1323室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9465号-2
技术支持:大博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